第三章元青花
看着叶然渐渐走远,老板不禁露出窃喜,虽然那块怀表只卖了150,但他赚到的绝不止100,若非叶然是个行家,只怕还会更多。
过了片刻,老板又从身后箱子里,拿出一件一模一样的怀表,还是摆放在原位,继续做他的生意,市侩形象显露无疑。
而叶然要那块怀表的原因,也是因为习惯使然,说不定还有别的用途,总有用到的时候。
继续往古玩界深处走去,叶然路到中流,路过那家名叫博雅轩的古玩店时,忽然听见里面传来嘈杂声,隐隐还有“元青花”字样,好像有什么热闹可看。
这种人多的热闹,叶然本是不喜欢的,可又好像听见了什么,顿时改变决定,拐弯走进了这家古玩街上最大的古玩店。
博雅轩分为上下两层,占地面积颇广,内部装修庄重大气,看起来古香古色,颇具独特韵味。
在进门口处,还有三张红木制成,镂刻着各种精美图案的大博古架子,上面摆满了各色物件,涉及古玩的各个品类,却唯独不见瓷器。
由此可见,博雅轩不仅实力非凡,经营的还是杂项。
这下叶然乐了,既然博雅轩经营的是杂项,却有人买卖元青花,这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,忘了自家买卖嘛。
凑到传来嘈杂声的地方,叶然看见待客区内,博雅轩的老鉴定师,正戴着雪白手套,拿着一个放大镜,对身前的青花瓷器认真端详。
看到这一幕,叶然更加乐了,向旁边看热闹的中年人问道:“大哥,这家店不是经营杂项嘛,怎么也鉴定起青花瓷器了?”
人群中的人看人看了叶然一眼,显得兴致缺缺:“谁说不是呢,除了陶瓷以外,其他古玩都能称杂项,不过人家既然敢鉴定,肯定有两把刷子,咱们凑热闹看戏就行了,管那么多干嘛。”
话虽如此说,叶然却不敢苟同,但也没有多说什么,而是继续往接待区看去。
还真是巧了,鉴定师端详的那件青花瓷器,叶然正好认得,叫做飞凤麒麟纹盘,属于根正苗红的正宗元青花瓷器。
大约五分钟后,鉴定师放下放大镜,笑着问年轻女孩:“李小姐,你知道这件大盘的来历么?”
女孩稍作思索,面容正色:“我查过资料,知道‘盘’是商周时期宴飨所用,宴前饭后要行沃盥礼,《礼记内则》载:进盥,少者奉盘,长者奉水,请沃盥,盥卒授巾。”
“最早的盘均为圆形,都是敞口平缘,腹较深,圈足上有‘十’字孔或方孔,后来才演变为浅而敞口的盛物器。”
“李小姐说的不错,你这件青花大盘,初看具有元青花的特点,纹饰构图丰满,层次多而不乱,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,具有简明的**,彰显大气豪迈的艺术精神。”
轻微停顿,鉴定师沉吟:“不过嘛”
鉴定师的话,登时让女孩几张起来,追问道:“不过什么?”
把放大镜递给女孩,鉴定师缓缓道:“元青花胎体多厚重,釉色白中微闪青,莹润透亮,呈现带透明玻璃的质感,抚摸釉面似糯米质感,而且发色不稳定,青花色泽晕散,有的蓝中泛灰,有的青蓝偏灰,还有的蓝中闪灰。”
“可你这件青花大盘,却釉面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,应该是仿制过程中的疏漏,再看这些浓厚的黑色锈斑,影响整体效果,是工艺粗糙造成的。”
说到最后,鉴定师又指着青花大盘的釉面,断然道:“所以我断定,这件元青花大盘应该是看新货,也就是现代仿品,年代嘛,大概近二三十年,有据可查。”
满怀期待的女孩,顿时变了脸色,情绪也很低落,却又不死心:“老先生,请您再仔细看看,连旧仿都不算么?”
鉴定师摇了摇头:“李小姐,很多成名陶瓷物件,从诞生那刻起,仿品就开始源源不断,唯独元青花是个例外,鉴于世人对元青花的认识和了解,充其量不过近五十年而已”
“况且仿制的目的,是为了牟取暴利,若没有利益可图,谁又回去仿制呢?所以元青花在明清两代籍籍无名,价值不被人认可,直到近几十年才重见天日。”
“唉”
轻叹一声,女孩正要道谢离开,耳边却忽然传来陌生的声音:“请问,这件青花大盘能让我看看么?”
女循声望去,只见叶然越众而出,笑容温和若阳光,向她缓缓走来。
叶然实在不忍,看见这件元青花珍品,被人垢上新仿的名头,若没有遇到也就算了,可既然遇到了,就不得不管,否则有违叶家家训。
不过古玩行内,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叫做旁观不语,什么意思呢?
就是买卖双方商谈的时候,其他人不能发表任何意见,应当保持适当距离,如果交易未成,其他人才能上手。
所以直到鉴定师尘埃落定,断了青花大盘的真假,他才敢站出来,做一回急公好义的关公。
希望被重新点燃,女孩当即灿然笑道:“可以的先生,请您上手掌眼。”
叶然把手放在青花大盘边缘,一路抚摸感受指纹传来的触感,半分钟后又将大盘翻转,看了眼底胎和字号。
就在此时,他又猛然松手,青花大盘在桌面上起舞,上下跳动,不断发出沉闷的咣咣声。
这个举动让女孩和鉴定师诧异,哪有这么掌眼瓷器的,如果这件青花大盘是真品,摔坏了谁来负责?
叶然之所以这么做,是想施展天耳通,鉴定青花大盘的真假,因为他的最大缺点,就是不擅长陶瓷鉴定,好在有天耳通帮忙,不至于打眼吃亏。
通过天耳通,叶然耳边萦绕的,不再是沉闷的咣咣声,而是跳出青花大盘的气韵,组成金色音符,在他耳边缓缓流淌。
音符的旋律,似清凉的轻鸣,仿佛黄鹂鸟叫,清脆悦耳,却只有他能感受到,感受到其中的玄妙。
当青花大盘停止跳动,接待室内重新恢复安静,叶然已然有了把握,声音悠然响起:“看起来有一眼,品相完整,是件老开门的俏货。”
这句话里,叶然用了三个古玩行术语,来体现其专业性:“有一眼”,是指这件东西不错,价值较高;“老开门”,就是上了年代的真货;“俏货”,则是比较精美精巧的古玩,也是指瓷器收藏。
看叶然对行话门儿清,可能是个行内人,鉴定师不由皱起了眉头,显得颇为不悦:“小伙子,饭可以乱吃,话可不能乱说,你有什么证据证明?”
叶然不卑不亢,将青花大盘反转,指着盘底说道:“这个简单,元青花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胎,特点是白而不细,因为当时工艺有限,很难做到完全粉碎,所以能看见很多气孔,新仿却很少注意这些细节。”
“而且器底不施釉,称之为糙底或砂底,糙底上的红色斑,叫做火石红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,果然在元青花器底。看见了红色斑,也间接证明了叶然所说的真假。
“此外,元青花以景德镇最著名,流行七分拉坯、三分修坯的成型工艺,与现在截然相反,这是因为元代泥料的可塑性强,可是拉的很薄,所以器物上半部和内部不需要修整,只需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即可,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。”
叶然表现的越专业,越让鉴定师感到不安,同时也很不服气:“如果造假的人注意到这些细节呢?”
“不排除这个可能,所以有了第二点,元青花是用柴木窑烧制,新仿瓷器多是用气窑烧制,烧制工艺不同,釉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也不同,尤其是釉中气泡的形成,柴木窑烧的明显大小不一且疏朗,气泡明亮,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,而且大小相间不透亮。”
脸色微变,鉴定师还是不服:“你说的这些只是相对而言,不排除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器物。”
放下青花大盘,叶然伸手抚摸青花纹饰:“所以有了第叁点,元代青花料分为进口钴料和国产料,进口钴料的主要成分是低锰和高铁,用进口钴料绘制的青花纹饰,色彩浓艳深沉,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等较广润的斑点,称之为‘黑疵’。”
“有的黑疵还会出现锡光,这种自然光泽带有凸凹手感,虽然新仿元青花也有锡光,但斑点较密集,给人以僵硬之感,小姐你可以试着抚摸,仔细感受试试。”
鉴定师眉头紧皱,还是愿意承认:“这并不能证明什么。”
叶然不以为意,又指着青花大盘悠然道:“还有第四点,元青花是采用蘸釉、浇釉和刷釉工艺,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,欠缺平整度,特别大件器物,釉面往往留有‘泪痕’和‘刷痕’现象,比如我手指的这个。”
“此外,老先生您也说了,元青花纹饰构图丰满,层次多而不乱,俗称‘满画’,这是元明时期特有的绘画技法,多出自当代画家之手,以七至九层为常见,最多有十几层,其中神韵根本不是后人能仿制的,就算能仿制,也要付出很大代价。”
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,竟然对元青花门儿清,比他浸淫几十年懂得还多,鉴定师当真脸面无光。
看鉴定师还不肯承认,叶然最后补充道:“元代以蒙古人入主中华,不重工艺,且享国不足百年,无暇享乐事业,所以元代官窑只有景德镇,官瓷为历代最少,但进贡御器却堪称精妙,器内均烧印有枢府字号,这个字号就是最好的证明。”
为了端着颜面,鉴定师始终不肯松口,可叶然最后那句话,却像压死骆驼的稻草,让他不得不承认,今天是自己看走眼了。